念珠菌陰道炎

念珠菌陰道炎是由於白色念珠菌在外陰及陰道增殖導致陰道感染,是最常見的陰道感染發炎疾病,也是婦科常見的疾病,發生率很高,約有80-92%的陰道感染都是念珠菌感染。大約有75%停經前的婦女會感染一次,而感染兩次的機會也高達45%,少部份婦女會經常性復發。引起陰道感染的黴菌以白色念珠菌( Candida albicans)為主,約佔80-92 %。

【念珠菌陰道炎 原因】
白色念珠菌是一種黴菌,外觀呈現白色圓珠狀,會發芽產生孢子,在顯微鏡下看就像是一條一條的菌絲上附著一顆顆的孢子。念珠菌平時存在人體口腔、皮膚、黏膜、消化道、外陰及陰道中,菌種孢子也常經性行為或不當的清潔方式被帶入陰道的皺摺中,喜好溫暖潮濕的環境,在正常的情況下,人體有足夠的免疫能力,以及大量的益生菌群與之抗衛,念珠菌並不會對人體造成威脅,陰部也不會感到搔癢不適,但當人體防禦力下降以及在濕熱的環境下,念珠菌伺機大量繁殖,使陰道容易受感染發炎!

陰部肌膚環境變化,念珠菌有機可趁:
1. 糖原增加
2. 私密pH值改變
3. 人體免疫力下降
4. 潮濕悶熱的環境

【念珠菌陰道炎 症狀】
念珠菌感染的典型特徵,為陰道分泌物(白帶)增多且呈現白色濃稠乳酪狀,並像雪一樣附著在外陰及陰道內,伴隨陰道及外陰極度搔癢、腫脹、燒灼感、小便疼痛、頻尿、性交疼痛、外陰有丘疹膿皰狀的皮膚炎等症狀,陰部有時會紅腫或破皮現象,常在月經前出現症狀,經期改善,經期後再度惡化,以及性行為結束後特別搔癢。

臨床上分二種病症:單純性念珠菌陰道炎、複雜性念珠菌陰道炎。
若只單純透過病患口述或內診,無法確認是否為念珠菌感染,若要確實診斷需要把陰道分泌物取出做顯微鏡檢查,以看到菌絲、菌芽來做為確診的依據。

【念珠菌陰道炎 易受感染的族群】
1. 糖尿病患者:血糖控制不好的病患容易引發感染。
2. 長期使用抗生素患者:抗生素抑制了正常陰道好菌壞菌生長,反而助長了微菌的滋生。
3. 服用口服避孕藥:體內雌激素濃度提高,容易引發感染。
4. 懷孕婦女:體內雌激素濃度提高,容易引發感染。
5. 長期服用類固醇患者:類固醇造成免疫力下降,使陰道感染黴菌風險增加。
6. 愛滋病病患及癌末患者:病患自體免疫力不足,易受感染。
7. 嗜糖、麵包及酗酒:這些食物使體內糖原濃度提供,增加感染風險。
8. 其他:濫用陰道灌洗液、衛生習慣不良、天氣悶熱、作息不正常等都會影嚮。

【念珠菌陰道炎 治療方式】
念珠菌感染型陰道炎容易復發,少部份甚至變成慢性感染,若感染出現症狀,必需配合療程,切忌自行停藥,並且調整生活及衛生習慣。另外黴菌(念珠菌)感染跟性行為無關,性伴侶並不用一同治療。

一、局部用藥:陰道栓劑、藥膏。
1. Nystatin (Statin Vaginal Tablet®) 寧司泰錠:陰道栓劑,一天一顆,治療7-14天。
2. Zalain 達來:陰道栓劑,每週一顆。
3. Mico Nazole Nitrate 硝酸咪康唑、Clotrimazole Matrine 克黴唑:陰道栓劑,連用7日。
4. Zalain 達來:乳膏,局部塗抹。

二、全身用藥:口服。
1. Fluconazole 氟康唑:150毫克/顆,口服單一劑量。
2. Itraconazole 伊曲康唑:100毫克/顆,早晚各服4顆,服用1日。
3. Ketoconazole 酮康唑:400毫克/顆,每日1顆,服用7日。

參考資料:
1. 周麗雲(2009):陰道黴菌感染。台大醫院健康電子報021期。2009年08月。
2. 林佳濃(2012):陰道炎的治療。台大醫網78期。2012年05月。
3. (2014):念珠菌性陰道炎。2014年07月26日,取自http://cht.a-hospital.com/w/%E5%BF%B5%E7%8F%A0%E8%8F%8C%E6%80%A7%E9%98%B4%E9%81%93%E7%82%8E 醫學百科。
4. 郭成興:要酸不要鹼談女性最親密又最討厭的疾病~陰道炎(上)。取自http://www.tch.org.tw/tchweb/ArticleContent.aspx?UniqueID=257&Category_D_ID=92台中基督教醫院(健康報報)。
5. 胡偉敏(2010):搔不得的『癢』:陰道念珠菌感染。2010年01月01日,取自http://hu1820.pixnet.net/blog/post/3517920-%E2%80%A7%E6%90%94%E4%B8%8D%E5%BE%97%E7%9A%84%E3%80%8E%E7%99%A2%E3%80%8F%EF%BC%9A%E9%99%B0%E9%81%93%E5%BF%B5%E7%8F%A0%E8%8F%8C%E6%84%9F%E6%9F%93胡偉敏醫師‧女人心事。

Copyrights © 2019 健康醫治家  Co., Ltd.